據央視新聞消息,歐盟就禁止進口俄羅斯煤炭設置的120天“過渡期”將于8月10日午夜期滿結束,屆時歐盟對俄煤炭禁運將正式生效。 www.photosbybaileystenson.com
歐盟煤炭業界先前表示,禁運將導致用煤成本上漲、抬高本地區電價。另據法國媒體報道稱,近期的熱浪加劇了歐洲能源危機,7月成為德國、法國、意大利和英國電價有記錄以來最貴的一個月。
歐盟以往每年進口的煤炭45%來自俄羅斯,總值大約40億歐元。不過,歐盟于今年4月7日決定對俄實施煤炭禁運。德新社先前援引消息人士的話報道,歐盟委員會最初提出,給成員國90天過渡期,但在德國等國要求下延長至120天。對俄煤炭禁運是烏克蘭危機升級以來,歐盟首次針對俄羅斯能源實施制裁。
美聯社上個月報道稱,相比石油和天然氣,歐盟進口的俄羅斯煤炭金額低得多,制裁俄產煤炭對歐盟而言較為容易,對歐盟和俄羅斯的經濟影響也更小。德國商業銀行分析師芭芭拉·蘭布雷希特當時說,煤炭出口只占俄羅斯出口貿易額的3.5%。俄出口的煤炭中,四分之一運往歐盟。
不過,德國煤炭進口商認為,盡管可從其他國家和地區進口煤炭,但成本將上漲。挪威呂斯塔德能源公司表達類似看法,稱對俄煤炭禁運意味著歐盟地區將面對電價上漲。
除煤炭禁運外,歐盟還決定逐步削減從俄羅斯進口石油和天然氣。然而,歐盟國家長期高度依賴俄羅斯能源供應,制裁俄羅斯引起的反噬日益凸顯。歐盟自身遭受重創,通貨膨脹加劇,供應鏈紊亂,經濟前景不確定性明顯增加。
當地時間10日,德國聯邦統計局公布了該國7月份通貨膨脹率的最終估值。數據顯示,德國當月通脹率較6月環比微降至7.5%,但仍處于高位,且已經連續5個月超過7%。經濟學家預計,德國通脹率在未來幾個月還將持續上升。 |